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网络文学 奖 首页

首页

2024-02-28 0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于9月19日在天津揭晓,100余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出版界和文艺界同仁以及读者代表出席颁奖典礼,39部作品分获7类奖项,现将获奖作品名单予以公布(获奖作品以作品刊载时间为序)。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获奖名单

短篇小说奖(10篇):《河马按摩师》(邱华栋)、《小野先生》(金仁顺)、《荷花姜》(潘向黎)、《日光照亮北斗》(蔡东)、《事逢二月二十八日》(朱辉)、《事情不是这样的》(裘山山)、《浮空》(蒋一谈)、《飞来飞去》(东西)、《电影院轶事》(王祥夫)、《黑森林》(陶丽群)

中篇小说奖(10部):《爱的川流不息》(张炜)、《我们的娜塔莎》(蒋韵)、《瓦猫》(葛亮)、《身体是记仇的》(须一瓜)、《巴桑的大海》(海勒根那)、《妈妈不告诉我》(肖克凡)、《马陵道》(胡性能)、《化蝶》(哲贵)、《K线人生》(云舒)、《通往天堂的夜航船》(樊健军)

长篇小说奖(2部):《下一站不下》(许春樵)、《我的喜马拉雅》(石钟山)

散文奖(10篇):《十字街,与钉婆婆》(王晓莉)、《我的夏德尔,我的泽库》(辛茜)、《小偷(外一篇)》(田鑫)、《火塘书简》(南泽仁)、《少年的挽歌与永远的乡愁》(徐鲁)、《野棉花山》(杜阳林)、《张骞的道路:从西安到敦煌》(杨献平)、《上河之畔》(周荣池)、《东岸的黄昏》(雷平阳)、《自吕梁而下》(李敬泽)

科幻文学奖(3部):《逆旅浮生》(凛)、《来自近未来的子弹》(任青)、《画壁》(王诺诺、羽南音)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1部):《我用一生奔向你》(骆平)

网络文学奖(3部):《北斗星辰》(匪迦)、《长乐里:盛世如我愿》(骁骑校)、《我们生活在南京》(天瑞说符)

编辑奖(18人):李京春(《作品》)、马天牧(《人民文学》)、李兰玉(《人民文学》)、李慧萍(《江南》)、员淑红(《钟山》)、俞胜(《中国作家》)、林森(《天涯》)、钟红明(《收获》)、李浩(《十月》)、孟小书(《当代》)、崔欣(《上海文学》)、赵筱彬(《草原》)、喻向午(《长江文艺》)、谢锦(《收获》)、季亚娅(《十月》)、吴缨(《湖南文学》)、张双(《长江文艺》)、李祥(《钟山》)

读者奖(30人):于三宝(新疆)、王才小(北京)、王育英(天津)、王海锋(陕西)、龙仁青(青海)、乔丽(云南)、刘志(安徽)、杨行山(江西)、何文吉(内蒙古)、何亚兵(江苏)、何姝彤(上海)、佟梦瑶(河北)、陆军(江苏)、陈小玲(广西)、陈小乾(甘肃)、陈晓强(福建)、周长云(天津)、周国娇(内蒙古)、赵婉彤(广东)、赵毓文(河北)、南山(河北)、郭卫峰(河南)、席俊清(新疆)、唐连君(上海)、姬鸿霞(上海)、梅倩(湖北)、章维佳(上海)、程先利(山东)、蒲素平(河北)、廖洪权(浙江)

授奖词

短篇小说奖(10篇)

获奖作品 作者

《河马按摩师》邱华栋

授奖词

邱华栋在阅读和写作上,均强调他的“世界眼光”,实际上,这也是基于他理解的世界文学版图的中国眼光。在小说创作上,他总是在努力拓宽生活的疆域,解放人生的创造力与冒险性。《河马按摩师》体现了他的这一叙事追求,在较短的尺幅里,成就了中医传奇、困境救赎、人与自然等主题的复杂组合,体现了新一代中国人的“怒放的生命”。

获奖作品 作者

《小野先生》金仁顺

授奖词

小野是个日本的历史学家,在长春特定的场景中,作者与小野的对话,牵连起小野父亲老小野的侵华经历。在小野的闪烁透露中,我们看见,老小野用漫长余生的寡言、无趣及失败婚姻去承受的,正是侵战之恶。金仁顺试图通过长春古城肌理伸出的无形触角,捕捉历史的回响,而虚构与非虚构的相互借力,形成了《小野先生》深藏痛感的反省讲述。

获奖作品 作者

《荷花姜》潘向黎

授奖词

批评界习惯用古典浪漫来描述潘向黎的写作,而忽略其写作的现代性。事实上,关于现代人的情感,关于人性的深度,叙事的空间性开拓是必不可少的。在几个场景的横截面上,《荷花姜》的空间性叙事有效打开,在心理的微妙波折中、在情爱的隐秘纠葛中、在性灵的枯萎绽放中,直抵某类都市人的生存真相。

获奖作品 作者

《日光照亮北斗》蔡东

授奖词

城市犹如一个没有边际的庞然大物,个体以微小而忙碌的身影,在大时代的时空里谋求生活的恩赐,寻找生命的意义。蔡东深入奋斗在大城市外乡青年群体的生活现场,刻画出平凡青年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不忘凿开一道光,让梦想照亮现实,让美好点亮前路,透出真切的人文关怀。

获奖作品 作者

《事逢二月二十八日》朱辉

授奖词

泛泛而言,世上路有千条万条,但对一个具体的人而言,他的人生的下一步往往却只有一条路,这一条路是让他陷入逼仄还是让他获得解放?朱辉《事逢二月二十八日》以温情的人道主义的讲述姿态,以深切的同情心同理心,关注边缘人物的内心深处的隐秘自尊与命运走向,在人生困局与解放的戏剧性冲突中,去捕捉生命升华的瞬间。

获奖作品 作者

《事情不是这样的》裘山山

授奖词

一本曾签名送出的书被作家从旧书摊再次购回,这样的开始,不仅意味着讲述的回忆调性,更意味着讲述的“重建”调性,在重新建构而非复述中,确认那些不可丢弃的情感与价值。裘山山《事情不是这样的》是一个珍藏在老兵内心深处的故事,同时,这也构成了对我们每个人的提示:凡俗生活中,生命因什么而高贵?

获奖作品 作者

《浮空》蒋一谈

授奖词

当禅人之心与机器之芯进行碰撞,人类禅师与机器禅师进行较量,人工智能与禅宗的相遇,是否又能呈现一个新的未来?在《浮空》中,蒋一谈试图以一种更本土化“禅”的方式去无限抵近世界性人工智能的精神世界。《浮空》关注高科技广泛应用之下人类的现实及未来处境,拓展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题材。

获奖作品 作者

《飞来飞去》东西

授奖词

《飞来飞去》借助于一个看似简单的家庭故事,写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路径依赖,写出了观念困境中人的总体生存状态。东西通过适当“戏剧性”叙事设置,让读者首先看见的是家庭伦理剧、人性剧;然后看见的是文化冲突剧;《飞来飞去》“戏剧性”里的悲喜,不是走向正剧的情绪中和,于是我们又看见了另一层,人的存在剧。

获奖作品 作者

《电影院轶事》王祥夫

授奖词

《电影院轶事》从一个小的切口进入,叙写了日常的情感表达与生活细节,有着坚实的思想肌理。情人节时的电影院,平静的表面涌动着暗流,放映员打在银幕上的那行字,瞬间带来出人意表的故事走向。王祥夫的小说幽默剔透、从容放逸,擅长在日常和传奇间制造缝隙,用简淡的语言呼应复杂的生活,微妙而精确地透视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获奖作品 作者

《黑森林》陶丽群

授奖词

《黑森林》塑造了一个略带悲剧色彩的父亲形象。他再也无法回归乡下的家庭,而入赘的城市家庭又将他抛弃,他被陈见、偏见和愚见压制得匍匐在地,又屡次挣扎着站起。小巷深处糕点小铺售卖的一小块黑森林蛋糕,成为他和酷爱甜食的女儿连接亲情和命运的唯一通道。于是每一次甜蜜的品尝都意味着一次带着泪水的欢快的逃离,意味着重负下的一次短暂的释放和解压,黑森林的小小意象也因此转化为一个隐喻,折射出关于心灵和社会的影像,也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中篇小说奖(10部)

获奖作品 作品

《爱的川流不息》张炜

授奖词

“融融”“小獾胡”“花虎”“小来”等性格各异的猫狗,还有鸽子、蝈蝈等小动物,是这个世上可以与“我”交心、平等的存在。《爱的川流不息》以浓郁的诗意笔调书写人与动物亲密相处、共同成长的点滴故事。作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作立场,探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探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现代性转化。

获奖作品 作者

《我们的娜塔莎》蒋韵

授奖词

这是苏联女人娜塔莎和混血儿安德烈在中国土地上的生活故事。日常生活细节处的纤毫毕现,而由思想内核散发出的人性温度与光辉,都在见证着这是一部“长出来”而非“造出来”的作品。美的破碎与残缺固然令人叹惋,而对破碎之美给予深切观照的叙述,则体现了《我们的娜塔莎》延续了蒋韵小说一贯的“爱与救赎”价值追求。

获奖作品 作者

《瓦猫》葛亮

授奖词

憨态可掬、坚守不弃的瓦猫,是庇佑匠人、呵护生命的神兽,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与时代的参与者。《瓦猫》以民间器物瓦猫为引线,将知识精英与民间文化有意融合,展现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品行和气节,突出工匠精神的持重与韧性。葛亮的叙述精准雅致、简繁得宜。《瓦猫》,于艰难世事中展现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醇厚与活力。

获奖作品 作者

《身体是记仇的》须一瓜

授奖词

《身体是记仇的》之表层叙述中充满了恩怨纠葛、欺骗、伤害、恨与沉沦,但它的深层,却是在讲述一个记仇的身体之觉悟,它最终给我们的精神礼物是理解、宽慰与爱。作品在善良与罪恶、美好与丑陋、高贵与卑微的情感经验和价值冲突中,呈现时代的喧嚣和芜杂,用一种久违的理想主义情怀向我们证明,人性里依然还有动人的灿烂霞光。

获奖作品 作者

《巴桑的大海》海勒根那

授奖词

人间悲苦集于巴桑一身,他被抛到人世间,迎接他的,是一个又一个厄运。巴桑的故事更撼人心魄,每一次困厄到来,巴桑都获得飞升。海勒根那给了我们巴桑,给了我们向光向善生长的人生案例,给了我们神启或天启的力量。《巴桑的大海》以其雄浑开阔的叙述风格、孤独坚韧的生命意志,丰富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边疆写作的内涵。

获奖作品 作者

《妈妈不告诉我》肖克凡

授奖词

从探寻母亲的历史“污点”切入战争年代地下革命工作的严酷现场,在现实与历史交叉互现中,在他人的转述中,完成了“我”对历史的拆解与还原,揭开了被遮蔽的幽深时光。在往事的波纹里打捞珍贵而持久的理想之光,为无名者树碑立传,向无数像“妈妈”那样沉默的无名前辈、细民英雄致敬,这大概就是《妈妈不告诉我》的写作理由与感人之处。

获奖作品 作者

《马陵道》胡性能

授奖词

所有的现实,都隐藏在历史深处。《马陵道》通过“我”对剪影戏创始人丁汝成的查访,揭开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呈现以“丁汝成”为代表的民间艺人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的智慧和不屈傲骨,抒发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感。魔幻与现实的扭转交缠、戏里戏外的互文互衬,展现出胡性能的写作诚意和高超的叙事技巧。

获奖作品 作者

《化蝶》哲贵

授奖词

《化蝶》以信河街梨园生活为镜,“蝶化”出优秀传统现代性转化的时代议题。哲贵的写作带着某种“未来主义”的倾向,这一“未来主义”并不指向艺术形式上的夸张炫技,而是指在文学叙事上给予新势力群体以更丰富的人性观照。两代“梁祝”人的观念冲突无疑值得我们留意,但《化蝶》之好,在于哲贵摇曳生姿的笔下呈现出戏里戏外种种的缠绕。

获奖作品 作者

《K线人生》云舒

授奖词

《K线人生》是作家在金融投资行业深度浸泡妙手而得的作品,云舒以沉稳老到的笔力,不动声色地将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与人性的闪转腾挪呈现出来,揭开经济生活的一个面相。作品全方位状写人物在利益面前的种种言行和微妙心理,勾勒出一幅无边欲望操控下人之进退、人之攻守的简笔画,敞开由现实描摹抵达人性诘问的通道。

获奖作品 作者

《通往天堂的夜航船》樊健军

授奖词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的故事,这片古老的水域在时间的洪流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这是一个关于时代的故事,小说所描绘出的苍凉画卷,既是对过去时代的缅怀与道别,又反映了那些祖祖辈辈在浪尖上讨生活的人,面对势不可当的新时代到来,所表现出的犹疑、坚忍、接纳与宽容;这是一个关于心灵的故事,当修河水域最后一个船夫告别他日夜相伴的乌篷船,当身心疲惫的闯入者再也无法坐在夜航船的船头获得内心的安详,何处才是心灵的家园?这是作者的思考,更是作者的警示。

长篇小说奖(2部)

获奖作品 作者

《下一站不下》许春樵

授奖词

《下一站不下》如多棱镜般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与世态人情。作品聚焦一个人的奋斗史、情感史,指向的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史和心灵史。许春樵以丰盈充沛的叙事,活化出一幅空间意义和时间意义并置的社会巨变图景,扎实的情节与绵密的细节,鞭辟入里地剖析这如迷宫般的生活标本,切中历史转型期特定人群的情感肯綮,为我们触摸生活脉搏,观察社会、他人和自身打开了一扇窗。

获奖作品 作者

《我的喜马拉雅》石钟山

授奖词

《我的喜马拉雅》根植于真实的历史史实,用磅礴深情的笔墨书写了十八军和平解放西藏以及建设西藏的故事,三代军人将生命与爱奉献给了雪域高原,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崇高壮丽的颂歌。作品叙事时间跨度长,气象宏大高远,有如巍然耸立的喜马拉雅山,勾勒出西藏和平解放与建设的历史轮廓,为新时代宏大题材、史诗性叙事做出了有益的美学探求。

散文奖(10篇)

获奖作品 作者

《十字街,与钉婆婆》王晓莉

授奖词

围绕行将彻底消失的十字街,王晓莉简单而丰饶地建构了她的“废墟美学”,使“废墟”及其生民形象沛然、浑然与超然于技巧意义的“象征”层面,成为涵容进取与守成、扬弃与承继、求全与抱残诸多彼此冲突的文化心理的巨大同一隐喻。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十字街头,在王晓莉笔下,我们听到了逾三十年前那个著名的声音——“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获奖作品 作者

《我的夏德尔,我的泽库》辛茜

授奖词

长期扎根雪域高原进行散文创作,使辛茜的书写形式呈现出雪原或冰山的独特品格——如同海面的冰山,又或高原的匍匐植物,炽烈的情感被观照的清冷覆盖,盛大的体验经叙事的隐忍拣选,仅流露最突兀的一角。这隐忍而坚硬的突兀的一角,正是散文在“非虚构”一域之魅力所系,唯其隐忍,是以结聚最大的情感共鸣,唯其坚硬,是以锲入幽深人心。

获奖作品 作者

《小偷(外一篇)》田鑫

授奖词

鼠与贼,两种因潜行生态而每每被文学书写所联系的生命形式,被田鑫以日常之眼分别给予迥异的重审和重塑。对于多年致力以散文书写构建其“大地”母题的田鑫而言,以拒绝高蹈、几近匍匐姿态走过那道观察与省思的悲悯“窄门”,个体与大地之间完整而真实的伦理纽带,才能得以重建与维系。

获奖作品 作者

《火塘书简》南泽仁

授奖词

日光下彻,透过高原清冽而稀薄的空气,在边地的青石板路上漫射出耀眼的白光。在人们因此目眩交睫的一瞬,南泽仁施展她犹如夜空之星,又如叶上之露般的叙事幻术,以散文之丝线连缀小说质地的情境,在幻象与现实、内心与外物、存在与亡逝的霄壤之间架起彩虹之桥。这架彩虹之桥所联系的,是个体生命与世界无碍圆融的温暖欢喜,是写作者始终追慕与呵护的赤子之心。

获奖作品 作者

《少年的挽歌与永远的乡愁》徐鲁

授奖词

从一首举国传唱的流行歌曲出发,从一段关于歌曲的体验与经历出发,徐鲁在内心与文字尺幅双重的方寸之地点划钩转,驱遣仿佛一去不回、纵深巨大的时空复现于读者耳际与目前。《少年的挽歌与永远的乡愁》,显影了一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岁月,钩沉出其所形塑的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见证了“人”与“时代”的相互书写、彼此和解的共同命题与归宿。

获奖作品 作者

《野棉花山》杜阳林

授奖词

《野棉花山》沉淀了作者杜阳林对故乡的回望和思考,从游子的情感依归,反映出村庄的时代变化,在个体和宏观之间,把握住一种微妙的平衡。作者历经岁月磨砺之后,回望当初的少年懵懂,生发出崭新的心得和认识。杜阳林尝试用自在、沉静的文字所书写和表达的,不仅仅是过往的坎坷和苦难,还有映照当下的必然。

获奖作品 作者

《张骞的道路:从西安到敦煌》杨献平

授奖词

杨献平的写作植根于他常年在中国西北的行走与生活。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奇崛雄浑、人文历史的丰富瑰丽,在他的字里行间充满诗意地呈现。《张骞道路:从西安到敦煌》在扎实的历史文献和考察基础之上,融入了作者开张的情感和领悟。作者运用不凡的想象力和语言自洽能力,以文字的力量重构历史的碎片,展现出属于他自己的坚韧、严峻与柔情。

获奖作品 作者

《上河之畔》周荣池

授奖词

《上河之畔》以老淮江公路为引线,详细勾勒了大运河畔高邮的风物人情,由风光而历史,由物产而人文,均借由作者笔下细致入微的描摹,得以生动真切地呈现。周荣池承续乡土写作的立场,结合文化散文的视野,展现出独特的气势和格调。作者一贯诚挚而深情地书写,旨在用文字为丰厚沉默的广袤土地赢得更多的荣誉和尊严。

获奖作品 作者

《东岸的黄昏》雷平阳

授奖词

《东岸的黄昏》文字生于湖畔实景,在植物与水波的掩映之下层层摇曳变幻,时而波及邈远的神话与志怪故事,时而深入当下真实生活的肌理,一层变幻横生一层姿彩,作者的感情也仿佛于虚实之间,在黄昏金色的波光之间潋滟摇荡。雷平阳将诗意绚烂的想象和磅礴壮阔的行文互相激发,碰撞出色彩繁复、想落天外的大块文章。

获奖作品 作者

《自吕梁而下》李敬泽

授奖词

《自吕梁而下》以吕梁大山为脉络,引出古往今来与之相关的一众人物。从郭子仪到梁思成,从冯玉祥到贾樟柯,作者信马由缰,看似随手写就,实则以不执着于今古之别的胸怀,以人文为衡量的眼光,用富于哲理的笔调,提炼出吕梁地区历史文化差异性背后的同质性。《自吕梁而下》行文舒展迢递,情感辽远温柔,温淡笔墨之中隐现一派江山。

科幻文学奖(3部)

获奖作品 作者

《逆旅浮生》凛

授奖词

着眼于“天地”与“光阴”进行叙事突破性实验的《逆旅浮生》,以同一个人在两个空间里的迥异遭际互相照见,营造出怪奇曲折、悬念横生的戏剧张力,恰在此间,东方传统大时间跨度叙事中痛楚、隐忍的独特美学,被奇想洋溢的书写所印证与传递。

获奖作品 作者

《来自近未来的子弹》任青

授奖词

一颗“近未来”的子弹,呼啸着将凶险射入看似静好的当下。其来势如此强劲,在贯通性地击穿了追凶情节、社会背景、时代人心交相掩映的三层叙事寄寓之后,这颗凝聚幻想之力的“子弹”,更将根植于想象与未知的遍在的不安,深深射入荒诞性体认的人性与哲学深层肌理之中。

王诺诺

羽南音

获奖作品 作者

《画壁》王诺诺、羽南音

授奖词

敦煌所寄寓,“前人之述备矣”。王诺诺、羽南音从“影响的焦虑”中不可思议地突围,在看似固若金汤的既有文史叙事中找到干涸之隙,植入想象之种,结成瑰丽之花。在《画壁》中,不同年代的主人公们林林总总、载沉载浮的命运切片,既弭平了现实与虚幻间的认知沟堑,也混响成一支沉郁雄浑的家国慷慨之歌。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1部)

获奖作品 作者

《我用一生奔向你》骆平

授奖词

骆平发挥其多年身处高校的优势,继续挖掘高校文学内涵,以细腻而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部七〇后女性的心灵成长史。小说通过一段跨越两代人的情感纠葛,集中呈现了七〇后群体在其特定时空坐标中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历程,同时对成都城市文化的描摹,又为作品增添了历史底蕴和审美维度。

网络文学奖(3部)

获奖作品 作者

《北斗星辰》匪迦

授奖词

《北斗星辰》是我国首部以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历程为原型的纪实小说。作者将“北斗”化身“天罡”,围绕其展开卫星研制、国际合作、产业发展三条叙事线,以内在视野展示了一群有崇高理想又脚踏实地的中国新时代青年,把他们甘于寂寞和清贫,把美好青春奉献给共和国天空事业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北斗星辰》是一部极具专业性、科普性并兼具可读性的行业网文佳作。

获奖作品 作者

《长乐里:盛世如我愿》骁骑校

授奖词

《长乐里:盛世如我愿》是一部具有难度叙事特征的网络小说,作者运用了推理小说的写作技法,抽丝剥茧,带领我们探案解谜,一方面构筑历史宏大场景,将旧上海的动荡流离、乱世的艰辛苦楚融入故事中,另一方面又采用穿越手法,将历史轨迹视为解谜攻略,让历史与现实的叠加产生奇妙的阅读效果。作品还借用影视叙事炸裂的画面感,满足了读者对血战上海滩、英雄本色的热血幻想。显而易见,由别样的情景故事引发的乱世与盛世的对照,才是这部作品所想表达的价值核心。

获奖作品 作者

《我们生活在南京》天瑞说符

授奖词

这是基于现实生活、以无线电为题材的硬核科幻作品,被评价为“中国版本的高中生拯救世界的故事”,讲述了生活在2019年南京市的高三男生,通过无线电台偶然联系上了生活在2040年同一地理位置的女生,二人共同面对末日天灾的求生故事。作者巧妙地将繁花似锦的现代和杳无人烟的未来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融合到同一个故事中,借由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两个努力拯救世界的年轻人,传递着人性的温暖,也表达了对希望的追求和对光辉未来的渴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